當「黑馬」俯拾即是,「爆紅」層出不窮 (如: NBA 林書豪 Jeremy Lin / Linsanity 旋風,台灣美聲歌手/小胖.林育群,南韓/PSY 江南Style/騎馬舞 ...),如果成功需要某個「關鍵瞬間」的巧合,該如何掌握這些無法預測的機運,為自己的才華與努力加分?
突破性的成功往往來自跌破眼鏡的機遇,當才華與勤奮不再是成功的絕對,如何主動挖掘意料之外的機遇,創造預期之內的勝利?
偉大的事業,經常從一個蹩腳的點子開始,所以總是讓人跌破眼鏡。
機運往往比努力更關鍵,現在就學習如何把意料外的因素,變成你的優勢吧!
全球暢銷書《梅迪奇效應》作者法蘭.強納森(Frans Johansson) 最新著作《比努力更關鍵的運氣創造法則:除了天賦、努力與方法,意料之外的機運才是決勝條件》(The Click Moment: Seizing Opportunity in an Unpredictable World)。
本書兩個極具顛覆性的概念:
1. 成功往往難以預測,而且受運氣影響的程度遠遠超乎想像!(隨機、不可預測)
2. 無論個人或企業,都可以採取行動來「掌握運氣」,助長自身的優勢!
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告訴我們,成功是靠著按部就班的計畫、日積月累的努力達成,然而,現實世界的成功,遠比我們想像的更不按牌理出牌,在無法預測的世界,再多的策略與規劃,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靈!
那麼,如果這個世界充斥那麼多不確定性,那除了懷抱希望、被動等待以外,我們是不是無法主動爭取偉大的成就?
錯!我們雖然無法擺脫隨機因素對成敗的影響,卻能善加利用它巨大且持久的力量,把它變成自身的主要優勢!本書告訴你許多「創造運氣」的實用戰術。
本書列舉歷史上眾多成功人士和企業的故事,闡述了哪些行動有助於創造更多邁向成功的「非預期機會」,堪稱媲美 葛拉威爾《異數》的卓越成功指南!
《比努力更關鍵的運氣創造法則》之讀書筆記
Part I 暗藏成功的決定性瞬間
在這個愈來愈無法預測的世界,成功變得愈來愈無跡可循,我們習慣將成就歸功於遠見、才華或計畫,但有沒有可能這些成就,只是某個「關鍵瞬間」的機緣巧合?
除了少數特定型態、有可預測規則的活動可以透過專注力和努力不懈練習最後終於攀上顛峰外(如: 網球、小提琴等),成功與否難以預測。
1. 你無法找到爆紅的公式 ~ 一首《麥阿喜》如何延燒全世界
u足以顛覆歷史走向的隨機力量真的無所不在,而且它一再打亂各種精心安排的計畫。(ex: 攻占全世界的舞曲「麥阿喜」,銷售千萬箱的絕對伏特加,一塊鬆餅催生出第一雙耐吉慢跑鞋,臉書(Facebook),從菜鳥參議員到連任兩屆總統的歐巴馬)
u不是縝密的策略,而是巧合的機緣。
u機運不用聽天由命,而能操之在我。將隨機性、機緣巧合和運氣,融入執行面和策略的核心。
2. 成功有跡可循的領域 ~ 一萬小時的練習,成就了小威廉絲
u 一萬小時的練習:安德斯。艾瑞克森針對一些小提琴家進行研究,想了解不同小提琴家表現迥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他發現演奏小提琴沒有所謂天份不天份,投入練習的時數才是使其成就有所差異的關鍵。
u 可預期的規則,才有可預期的成功:只有在有固定規則形式/需要投入大量心力的領域,才有可能研擬出一套必勝的策略 ~ 只要透過驚人的專注力和努力不懈的練習,最後終於攀上顛峰 (Ex: 網球、演奏小提琴、下圍棋…等)。除此之外,成功是隨機而不可預測的,機運才是成功的關鍵。
u 接納運氣,進而創造運氣。
u 一旦遊戲規則改變,就意味任何人都可以用現有參與者意想不到的不同方式,來試試自己的運氣。
=> 雖然作者認為「一萬小時的練習」比較適用於「可預期的規則,才有可預期的成功」的領域,但在其他領域平時還是要多做些努力打下基礎、甚至多準備幾把刷子,一旦機運來了,才比較能夠掌握。
3. 連專家都無法預見的巨變 ~ 諾基亞沒落的謎團
u 過度複製的成功公式終將崩壞。
u 用非制式化的方式「碰運氣」:專家的預測準確度可能不到一半。過往的經歷,無法保證未來的勝利。
A. 兩個謎團:
* 我們似乎不可能預測到哪一家企業或哪個策略將會成功。
* 一旦某家公司真的成功,世人也很難就它成功的原因以及如何仿效它的作為等,歸納出任何通用的教誨。
B. 如果我們想要了解成功那麼隨機不可測,就必須了解一個世界根本的運作機制。而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如何利用過去行得通的方式,來創造對自己有利的未來發展。
4. 機運將是成敗的關鍵 ~《暮光之城》不合邏輯的暢銷邏輯
u 越追隨成功典範,將招來越多競爭者:當你希望藉由市場分析來預測自己如何成功時,你的成功機率反而會降低。
u 未來的發展是無法預測的,如果完全依賴邏輯,那一旦隨機的變化發生,我們絕對會和成功擦身而過。
u 你必須做一點與眾不同的事,才有機會異軍突起,成功擊敗蜂擁而來的競爭者。
u 能力,其實不是驅動成就的關鍵;技巧只能幫助我們釐清要如何集中時間和精力,但不能讓我們實現成就。而要了解某人究竟為什麼會成功,關鍵在於了解其他隨機和複雜的動力。
5. 我們習慣於事後合理化 ~ 帕爾梅首相暗殺事件的陰謀
u 我們一廂情願地想要相信「事出必有因」,更認為自己應該要有能力了解那些原因。而努力尋找因果關係是人類的本能。
u 我們習慣於尋找相似性,而不尋找差異性。人類總是能找到數據來解釋自己對不同觀察或境遇的定見。我們會為了理解世界,接受看似合理的解釋。
u 即使知道運氣對創造成就攸關重大,但我們還是需要一個能促使自己採取行動的理論基礎。
u 擬定策略的目的,其實只是為了敦促我們採取行動。
u 我們無法擺脫隨機性對成敗的影響,但卻能善加利用它巨大且持久的力量。
u 所有成功因素中最重大的關鍵:獨特的洞見就是獨一無二,是隨機/意料之外且在機緣巧合下產生的。隨機性就能創造所謂的獨特性。
Part II 機運無法預測,但是可以掌握
對於那些無法預測、卻決定了關鍵成敗的轉捩點,我們絕對可以透過不斷地「下賭注」,創造看似不可能的可能!
要擺脫「世界可以預測」這種錯誤觀念對我們的限制,無論個人或企業,都可以採取下列三個行動來「掌握運氣」,助長自身的優勢!
1. 增加有利成功的關鍵命運時刻 (The Click Moment)
u 關鍵命運時刻的特質
A. 關鍵命運時刻傾向於兩個不相關的概念、點子或人物相遇時發生。
B. 關鍵命運時刻無法事先預測
C. 這些關鍵時刻通常會引發如愉快、興奮等情緒反應,讓我們有採取行動的強烈慾望
u 提高碰上關鍵命運時刻機率的四種方法
A. 不要太專注於某件事
* 你必須能放棄專注於某件事,這樣才能看到周遭的各種可能性,同時和這些可能性產生關連。(ex: 受米蘭街角啟發的星巴克)
* 專注過頭,反而得不到好結果:極端認真盡責的行為模式,反而有可能嚴重阻礙一個人獲得好運。
* 每天為自己留下一些時間,探索和當前目標無關的事物。給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間以後,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存在很多隱形的機會,同時更有機會碰上各種影響深遠的「關鍵命運時刻」。
B. 採用交集思考法
* 蓄意去接觸探索和自己不同的領域/文化/產業,跨入兩種不同文化的交集,增加產生洞見的機會。這些領域的差異性越大,接觸到隨機觀點的機率就越高。(梅迪奇效應)
* 建立多元化的團隊。創造一個容易產生碰撞的環境 (ex: 皮克斯把所有設施設在中庭)。參與不相干的研討會/聚會。
C. 跟著你的好奇心走
* 好奇心就像是你的直覺在告訴你:某些有趣的事正在發生。你必須真的願意跟著好奇心走,最後才會開花結果。跟著好奇心走,是促使機緣巧合發生的因素之一。
D. 拒絕接受可預測的途徑
* 悍然拒絕可預測的見解後,你最後將創造出一些無法預測的關連性。其中某些關連將讓人頓悟一些道理,屆時不管你想出什麼解決方案,都能異軍突起。(ex:亞歷山大大帝逆向思考,不靠夜襲,用四萬士兵攻下十萬大軍)
2. 下果敢的賭注 : 權衡風險後勇敢一搏
u 關鍵命運時刻只是改變世界的必要起點,後續一定要採取行動(下賭注),將抽象的點子轉換為具體的事實,情況才會真的有所不同。下賭注的輸贏,和你手中的籌碼無關。賭的矛盾:越安全就越想冒險。越多資源,風險反而更高!?
u 下注的戰術
A. 下很多賭注
* 下注次數與成功機率成正比。
* 發表最多優質研究,可能也發表過最多爛研究。高產出讓畢卡索擁有一項了不起的成功優勢。羅維歐勇敢地「下賭注」,終於在第八年孵出飛遍世界的憤怒鳥。
B. 將每一個賭注的規模降到最低
* 避免一次定生死,把風險分散到最低。較小的賭注不僅讓你得到好運的機率提高,也讓你得以重複嘗試任何特定的點子,你將因此有更多機會修正原本的計畫。(ex: Palm PDA)
C. 採取最小規模的可執行手段
* 精實創業,用小實驗玩出大企業:不容許失敗,就不可能學到東西。如果你想再首度嘗試後,還能擁有「再試一次」的足夠資源,那最好的方法仍是採用最小可執行手段。
D. 計算可負擔的虧損
* 不要計算投資報酬率,因為投資報酬率不能幫你估算成敗。計算虧損比獲利更重要(先求不敗,再求勝)。
* 如果你經常發明東西,而且願意忍受一點失敗,那你永遠都不會走到需要賭上整個公司的地步。如果你經常下注,而且及早下注,任何一個賭注都不會培掉整個公司的未來。(Ex. Amazon推出Kindle電子書)
E. 把你的熱情當作動力
* 熱情能讓你緩解下注的壓力:一個人對某個點子的熱情,可能是衡量這個點子潛力的最佳標準,它讓我們了解一個人或團隊有多願意為了成功而堅持到底。
* 熱情是成功最大的資源。
3. 讓複雜動力朝自己靠攏: 特定的境運是眾多動力彼此互動的結果。
u 複雜動力有三種
A. 始料未及的結果(想達成A,卻出現B)
B. 某種行動的後續效應 (串聯,引發超出預期的後果)
C. 過去的成就會不斷強化,並促成未來的成就:
* 最初的成就有時可能極其微小,小道其他人幾乎都沒有察覺,但這個微小的最初成就,卻會讓你變得越來越成功。而輸贏往往取決於誰先取最初的小小優勢(極小偏差產生的蝴蝶效應)。任何優勢,即便只是個小優勢,都可能快速展開一個自我強化循環,並擴大為一個無可超越的領先地位。(如暢銷書作家的新書受惠於過去的累積的名氣)。
* 馬太效應:勝者全拿且會擁有更多,敗者一無所有。
u 讓複雜動力朝自己靠攏的法則:增加複雜動力的機率
A. 設法吸引複雜動力自動靠攏
* 開始行動就會引發變化,去做就對了。(ex. 瑞典冰屋旅館)
B. 密切審視各種意外發現
* 一個意外發現可能會讓我們發現一個意料之外但又可能稍縱即逝的機會。如果機會真的出現,就必須迅速採取行動,因為機會之窗可能很快就會關上。(Ex: 把療效平平的心血管藥物,變成極受歡迎的藍色小藥丸威而鋼)
C. 尋找一個起點
* 因為我們不可能徹底控制發生在自己周遭的所有事件,所以一定要用各種複雜動力來為自己創造優勢。各種慾望/行動/行為後果不斷重新洗牌的結果,經常會意外開啟或關閉機會之窗。
D. 掌握動能與強度
* Ex: Zara 強調前線收集、反饋顧客反應的重要性。
E. 加倍下注
* 如果你現在發現有證據顯示這個點子正受到很多動力的支持,就必須善加利用這個點子,為自己創造利益。這種機會很罕見,而且除非在這種機會一出現就趕緊加倍下注,否則就很難利用他們為自己創造利益。 (ex: 《魔戒》賣座後的各種串聯效應)
*** 書本介紹 from 博客來 ***
比努力更關鍵的運氣創造法則:除了天賦、努力與方法,意料之外的機運才是決勝條件
The Click Moment: Seizing Opportunity in an Unpredictable World
作者:法蘭.強納森 Frans Johansson
譯者:陳儀
出版社:商周出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02日
內容簡介:
《商業周刊》第1314期、《Cheers》雜誌二月號書摘推薦
《讓天賦自由》作者肯.羅賓森高度讚譽!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4.5顆星好評
全球暢銷書《梅迪奇效應》個人實踐版
當「黑馬」俯拾即是,「爆紅」層出不窮,
如果成功需要某個「關鍵瞬間」的巧合,
該如何掌握這些無法預測的機運,
為自己的才華與努力加分?
遭到開除的節目負責人,竟是金球獎經典影集《Lost檔案》的幕後推手
六年沒寫過半個字的家庭主婦,竟創作出暢銷千萬冊的《暮光之城》
突破性的成功往往來自跌破眼鏡的機遇,
當才華與勤奮不再是成功的絕對,
如何主動挖掘意料之外的機遇,創造預期之內的勝利?
◆早餐吃的一塊鬆餅,讓Nike創辦人發想出第一雙運動鞋
◆六年沒寫過半個字的家庭主婦,寫出暢銷千萬冊的《暮光之城》
◆原本被打入冷宮的Windows 3.0,因為一場不期而遇的會面,獲得空前成功
◆在米蘭嘗的一口拿鐵咖啡,讓星巴克從設備商轉型為咖啡帝國
偉大的事業,經常從一個蹩腳的點子開始,所以總是讓人跌破眼鏡
機運往往比努力更關鍵,現在就學習如何把意料外的因素,變成你的優勢吧!
這本書要告訴你兩個極具顛覆性的概念:
1. 成功往往難以預測,而且受運氣影響的程度遠遠超乎想像!
2. 無論個人或企業,都可以採取行動來「掌握運氣」,助長自身的優勢!
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告訴我們,成功是靠著按部就班的計畫、日積月累的努力達成,然而,現實世界的成功,遠比我們想像的更不按牌理出牌,在無法預測的世界,再多的策略與規劃,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靈!
那麼,如果這個世界充斥那麼多不確定性,那除了懷抱希望、被動等待以外,我們是不是無法主動爭取偉大的成就?
錯!我們雖然無法擺脫隨機因素對成敗的影響,卻能善加利用它巨大且持久的力量,把它變成自身的主要優勢!本書告訴你許多「創造運氣」的實用戰術,例如:
◆羅維歐公司勇敢地「下賭注」,終於在第八年孵出飛遍世界的憤怒鳥
◆亞歷山大大帝逆向思考,不靠夜襲,用四萬士兵攻下十萬大軍
◆鑽研意外的發現,把療效平平的心血管藥物,變成極受歡迎的藍色小藥丸威而鋼
◆皮克斯把所有設施設在中庭,讓各部門員工不得不在那裡創造交集、碰撞出新的點子
本書列舉歷史上眾多成功人士和企業的故事,闡述了哪些行動有助於創造更多邁向成功的「非預期機會」,堪稱媲美葛拉威爾《異數》的卓越成功指南!
作者簡介
法蘭.強納森 (Frans Johansson)
全球暢銷書《梅迪奇效應》作者,哈佛大學企管碩士。經常於世界各地演講,從美國大型企業的會議場合,到發展中國家的鄉鎮皆有,並曾擔任TED講師。創辦了一家軟體公司、一家跨國醫務管理公司、一個避險基金及一家創新公司梅迪奇。現居紐約。
*** 書本介紹 from 博客來 ***
留言列表